正文

最近一部大型古裝劇《延禧攻略》刷爆了朋友圈,劇中制作精良的服化道也贏得了一票觀眾的好感,琳瑯滿目的珠寶首飾是否也讓朋友們眼花繚亂,心生喜愛呢?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追劇,賞寶,漲知識。

珠寶小科普

手串,是清代后宮嬪妃日常生活的裝飾品,可挽在手腕上或拿在手中,也可掛在便服衣襟的鈕扣上,一般選用十八顆小圓珠,故稱“十八子手串”。

001.jpg

▲雞油黃蜜蠟手持

佛教中有十八界:

六根——眼界、耳界、鼻界、舌界、身界、意界;

六塵——色塵、聲塵、香塵、味塵、觸塵、法塵;

六識——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。

十八子寓意了佛教的十八界,具有祈福納祥的內(nèi)涵,是文人雅士的最愛,除了珍賞把玩,也常用來互相饋贈表達情意。

002.jpg

▲冰飄南紅佛頭手持

從本源上和式樣上來說,它是朝珠和數(shù)珠的演化,一般也有佛頭、佛頭塔、背云、墜角。由于十八子并非是官方制度所要求的,所以自由度很高。根據(jù)需求,可以在十八子上加入小寶石或小金屬作為“紀(jì)念”,還可以省略金剛杵等部分,也可以增加兩顆隔珠等。

隨著朝代變化,手串也不僅限于十八子,在保留本來面貌的基礎(chǔ)上加入了一些現(xiàn)代元素,手串顆數(shù)可以根據(jù)個人需求串制,當(dāng)然不同的顆數(shù)也有不同的含義:

12顆代表十二因緣,是因果循環(huán)的十二個重要過程;

14顆代表十四種無畏功德,令眾生同享共得;

16顆代表十六種智慧,稱為十六心,賦予眾生相;

18顆代表十八界,俗稱十八子,即:六根、六塵、六識。

領(lǐng)約,是后妃、貴族女子穿朝服時佩戴在朝袍披領(lǐng)之上的飾品,形似項圈,金銀打造,上面通常要鑲嵌各種珠寶玉石。

清代皇后、貴妃、妃和嬪用領(lǐng)約以區(qū)別身份,貴妃、妃和嬪所用相同。

003.jpg

▲MOMO珊瑚花項鏈

《大清會典圖·冠服·領(lǐng)約》:“皇后領(lǐng)約,鏤金,飾十一,間以珊瑚。兩端垂明黃絳二,中各貫珊瑚,末綴各二?!?/p>

《清史稿·輿服志二》:“﹝皇貴妃﹞領(lǐng)約,鏤金為之,飾東珠七,間以珊瑚。兩端垂明黃絳二,中貫珊瑚,末綴珊瑚各二?!?/p>

壓襟,流行于明清時期,是古人在右衣襟上佩戴的飾件,可以理解為“壓住衣襟之物”。

上端以一條銀鏈系在胸口的扣子上;中間是用銀、象牙、翡翠、瑪瑙等做成的“事件壓口”,雕琢成蟬、蝙蝠、魚兒、牡丹、云雀等形狀,象征著美好的寓意;下以銀鏈綴著刀、槍、劍、戟、鑷子、剔牙鉤、耳挖勺兒、粉盒等小件銀器,少的三樣,多的九樣,綴五樣的比較常見,稱“壓襟五事”。

004.jpg

▲糯種福祿壽翡翠十八羅漢頭手持

壓襟不僅可以令衣物平順,體現(xiàn)出人的儀態(tài)美,行走時還會發(fā)出輕柔悅耳的聲響,聽之令人心生愉悅。

壓襟既可作日常佩戴使用,也可作為觀賞把玩的藝術(shù)品。

一耳三鉗,是滿族女孩兒在出生后,一耳穿三孔戴三鉗的習(xí)俗。耳鉗亦稱耳環(huán)、耳墜,是戴在耳朵的飾品,富者用金、銀、翠、玉為質(zhì),貧者以銅圈充之。清代宮廷后妃及民間滿女皆此妝束。

005.jpg

18K鑲鉆海水金色珍珠耳墜

清代女子不僅有戴耳墜的風(fēng)尚,并且會注意耳墜與服裝色彩的搭配,富貴之女往往擁有幾十副甚至數(shù)百副耳墜,根據(jù)季節(jié)或場合的不同選擇使用。替換方法也十分簡便,一般不用更換耳環(huán),只要將耳墜連系在耳環(huán)上即可。

006.jpg

18K金鑲鉆海水金色珍珠耳墜

乾隆時期,一些新派婦女受漢族影響,開始佩戴“一耳一鉗”,也因失去滿族特色引起了統(tǒng)治者的不滿,乾隆皇帝還專為此事下過詔諭:“旗婦一耳帶三鉗,原系滿族舊風(fēng),斷不可改飾。朕選看包衣佐領(lǐng)之秀女,皆帶一墜子,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鉗,則竟非滿洲矣,立行禁止。”由于朝廷的干涉,這種現(xiàn)象才有了改變。

朝珠,是清朝禮服的一種佩掛物,掛在頸項垂于胸前。朝珠共108顆,每27顆間穿入一粒大珠,大珠共四顆,稱分珠,根據(jù)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,用珠和絳色都有區(qū)別。

007.jpg

綠松石108佛珠

朝珠兩旁共附小珠三串,一邊一串,另一邊兩串,名為“紀(jì)念”。戴法男女有別,兩串在左一串在右為男,兩串在右一串在左為女。

朝珠戴在脖子上,在背后有一條絳,絳的中下部有一塊玉,這塊玉叫做背云,背云上下有貫穿孔,與佛頭相連接。

珠子用珍珠、珊瑚、翡翠、琥珀、蜜蠟等制作,以明黃、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絳為飾。

008.jpg

沙丁朱紅珊瑚108佛珠

朝官,凡文官五品、武官四品以上,軍機處、侍衛(wèi)、禮部、國子監(jiān)、太常寺、光祿寺、鴻臚寺等所屬官,以及五品官命婦以上,才得掛用。其中東珠和明黃色絳只有皇帝、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。

科普結(jié)束,下面讓我們來看看《延禧攻略》是如何根據(jù)歷史制作出精美的佩飾。

珠寶大賞析

009.jpg

九五至尊的乾隆皇帝,自然少不了珠寶配飾,朝珠用的是圓潤飽滿的珍珠和紅艷高貴的南紅圓珠,朝珠兩旁附三串小珠,均采用綠松石、蜜蠟、碧玉串制。

010.jpg

出身名門望族的富察皇后,端莊典雅,耳墜為珍珠、綠松,領(lǐng)約以紅珊瑚鑲嵌而成,貴雅天成。

011.jpg

富察皇后是劇中的“白月光”,手中常把玩念珠,這串由水晶、南紅串制的手持,將富察皇后向往自由、潔凈無瑕的內(nèi)心體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

012.jpg

驕縱跋扈卻也才貌雙全的高貴妃,耳墜配以珍珠和頂級阿卡牛血紅珊瑚,領(lǐng)約用翡翠、珊瑚、雞油黃蜜蠟鑲嵌而成,一身裝束恰如其分的詮釋出了貴妃的雍容華貴。

013.jpg

在其他場合佩戴了不同飾品,珊瑚、和田玉耳墜,瑪瑙戒指,綠松石和紅珊瑚精鑲而成的頭飾。

014.jpg

015.jpg

從原來的一朵白蓮花到走腹黑路線的嫻妃,所用珠寶配飾也跟著地位變化發(fā)生了變化。平時佩戴和田玉蓮花、南紅耳墜,正式場合更換為珍珠、珊瑚耳墜,搭配和田玉壓襟。

016.jpg

晉升皇后便佩戴珍珠、綠松耳墜,佩戴紅珊瑚朝珠和珍珠朝珠,領(lǐng)約以青金石、珍珠鑲嵌而成。

017.jpg

嫻靜溫柔的純妃,佩戴珍珠、紅珊瑚耳墜,和田玉壓襟,給人以柔和無爭的形象。

018.jpg

019.jpg

高貴莊重的太后,珍珠、紅珊瑚耳墜,南紅、翡翠戒指,還有一串顆粒圓潤飽滿的黃翡手持。

020.jpg

最后來看看我們整部劇的核心女主角——從身份卑微的宮女到備受寵愛的令嬪,機智靈敏、堅強果敢的魏瓔珞的首飾也一路發(fā)生變化。身為漢女的她初入宮時雙耳只有一鉗,佩戴不知名的石墜。

021.jpg

令嬪時期按制一耳三鉗,珊瑚、珍珠、綠松耳墜,翡翠、珊瑚、珍珠壓襟,富貴氣質(zhì)猶現(xiàn)。

022.jpg

最后這張網(wǎng)絡(luò)流傳的劇照上大概可以推測出令嬪晉升為后,領(lǐng)約、朝珠無一不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