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創(chuàng)玉石雕刻史上,動物的造型都發(fā)生了哪些變化?(下)
來源:【玉雕名家原創(chuàng)】 作者:陳文玲 2019-01-04 閱讀(1735)
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介紹了從春秋戰(zhàn)國到隋唐時期的玉石雕刻史中,動物形象的變化。今天我們繼續(xù)來說說,在玉石雕刻的歷史長河中,動物的造型都發(fā)生了哪些變化?
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介紹了從春秋戰(zhàn)國到隋唐時期的玉石雕刻史中,動物形象的變化。今天我們繼續(xù)來說說,在玉石雕刻的歷史長河中,動物的造型都發(fā)生了哪些變化?
【宋/金 白玉雕花鳥飾件】
宋代時期,玉雕的紋飾更加豐富,動物的形象有富麗堂皇的,有精巧秀雅的,總體而言,比唐朝的要更加華麗。
【遼金 白玉「海東青啄雁」帶飾】
遼金因為是北方游牧民族,所以玉石雕刻中也出現(xiàn)了海東青(鶻)捉天鵝和山林熊鹿的圖案,不僅體現(xiàn)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狩獵生活,而且使得玉石雕刻的題材中出現(xiàn)了自然元素。
【元代 玉璧】
元代的玉石雕刻題材,同樣也是以描畫北方民族生活的圖案為主,玉石雕刻技法更偏向于仿古的風格,雕刻線條既有粗又有細,而不再是一味追求精致。流行的玉佩也大多是仿古的魚形佩、鳥形佩和玉龜?shù)取6疫@個時候的動物題材,通過諧音和民間傳說等,有了更為豐富的寓意例如:魚表示“喜慶有余”,羊表示“吉祥”等。
【明 白石雕玉兔擺件】
到了明清時期,由于國力的強大,玉石雕刻動物的造型也更大,風格偏向于寫實,力求逼真。動物的造型大多以圓雕為主,無論是身形比例,還是細節(jié)部分,都盡量細膩逼真,而且無疑列外,都具有吉祥寓意。
【清中期 白玉麒麟尊】
如果說漢代是玉石雕刻史上的第一個高峰的話,那么清代乾隆時期就是玉石雕刻史上的第二個高峰。這個時期的動物形象更加形象生動,工藝精益求精,無論是數(shù)量品種,還是紋樣和形式,都達到了頂峰。清代玉石雕刻的動物形象,包括了龍、蟒、鳳、仙鶴、斗牛、飛魚、獅、虎、鹿、羊、馬、兔、猴、鵝等,圓雕的麒麟、鹿、羊、象等也都是比較產見的擺件。
【清 白玉臥馬擺件】
以上就是關于玉石雕刻史上動物造型的變化介紹,如果你還有其他想了解的,可以給我們留言,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玉雕名家的5902490,與我們直接進行交流。